close

昨天沒有跟著FC看殘響世界,反倒是去華山看了一個下午。跟以往不同,這次看片有不少小學生陪伴。他們看起來大概是國小三年級吧。在主持人的介紹之後,影片開始。這部影片的敘事從一個賣魚的場景開始,有人負責記帳,卻也有不少人從事勞力的血汗工作。在這些人之中,東東算是新來的一位。他雖然要做各種工作,但是就連如何割橡膠樹收集樹液,他都還在學習當中。有一天,東東暴露了他的生世。原來,他是被遺棄在這裡的人。上學這件事情距離他已經很遙遠,但是他想要自己找出一條生路。故事以他划著小船遠去作結。

接著便是大家的交流時間。這次交流固然有不少有趣的問題,但是在主持人的逼問下,小學生們也是問了不少問題。印象中他們問的三個問題是這樣的。
「如果東東是主角的話,那其他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?」
「這部片到底想要說什麼?我不知道它想要表達什麼」
「這部片的心得是什麼?」
我可以接受第一個問題,但是當我聽到第二個,甚至是第三個問題的時候,我覺得我快要暴走了。一直對想要發飆的自己說他們是沒有經過訓練的小孩子,才勉強壓住自己臉上的崩潰情緒。

回家之後,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我當時會感到崩潰,以及為什麼他們會問出那些荒謬的問題,他們的故事又是什麼。慢慢的,腦中浮現了觀影前曾經閃過眼前的那一幕。那是他們集合,帶著電影票準備入場的畫面。我又想起那時是週二下午,照理他們應該在學校上課的。啊,原來是校外教學啊。如果校外教學看電影的目的是為了寫心得的話,那他們問這些問題的原因,其實就已經很清楚了。

但是,這也是我覺得很崩潰的地方。

會問到第三個問題,顯示了小孩們普遍仍然想要知道所謂的"正確答案",以方便寫心得交差。當然正確答案不是沒有,像是主角叫東東就是無庸置疑的事實,但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這麼簡單。打個比方好了。如果鄭捷殺人案要拍成紀錄片的話,你會怎麼看?導演觀點,是標準答案嗎?連什麼是事實都有人在懷疑了,真的會有標準答案嗎?不過啊,現在小孩應該寫不出"這部影片好無聊,我看了一個小時都不知道他想要傳達的意義"這種話吧。就算他想要這樣寫,或許他也不知道該怎麼接下去吧。

突然想起老師被點到時,就算麥克風塞過去還是一個問題都沒有問。這個師生互動的模式還真"驚人"呢。(其實是覺得很難過,身為教育者應該能對當地的教育現況問出很多好問題的說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mes3554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